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标准法规 - 市场行情 - 展会信息
食品信息网
站内搜索:
当前位置:食品信息网 >> 标准法规 >> 正文
葡萄酒十二五出台 行业规范谁受益
【食品信息网】 来源:本站整理 时间:2012-07-02

“大牛市”伴生行业乱象,亟需强力《规划》出台

 

 

  进入21世纪,我国葡萄酒行业呈快速增长之势,近5年更以20%的速度连年猛增。据相关统计,2011年中国市场共计消费了近20亿瓶葡萄酒,近乎每人两瓶,跻身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。考虑到国内葡萄酒市场尚处于浅层开发,绝对是景气指数居高不下的“大牛市”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红火背后,进口葡萄酒的主推功不可没,正是基于拉菲、拉图等国际顶级葡萄酒品牌的市场“启蒙”,快速“催熟”了中国葡萄酒文化,也成为目前的最大得利者。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,2011年进口葡萄酒占国内葡萄酒消费量的比重为24%左右,过去5年之间翻了将近5倍,增速远超国内葡萄酒品牌。

  然而,制度、法律的不完善,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,近年来又面临国际葡萄酒产业的竞争,使得中国葡萄酒市场上鱼龙混杂,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行业乱象。尤其是近期屡屡爆出的进口葡萄酒作假事件,成为最令消费者困扰的难题。“李鬼”们的风生水起,混淆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真正认知,扰乱了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,阻碍了正规企业的良性发展。

  “葡萄酒行业‘十二五’规划的推出是势在必行之事”,一位对葡萄酒行业和《规划》了解甚深的行业人士表示,加强对葡萄酒行业的监管力度早就提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,并将于近期出台。

  攘外必先安内?《规划》将力促葡萄酒行业规范发展

 

 

  闻弦歌而知雅意,工信部于5月制定并将于7月1日开始实行的《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》中的相关规定,为我们窥探《规划》提供了端倪。

  “新建葡萄酒原酒生产企业(项目),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千升。以购入葡萄酒原酒(包括进口葡萄酒原酒)为原料生产葡萄酒产品的新建和改扩建企业(项目),其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2000千升。……企业(项目)原料保障能力应不低于生产能力的50%。”

  “行业准入条件对企业规模和原料保障能力的高度重视,并做出明晰的标准厘定,这是对整顿、规范葡萄酒市场释放的强硬信号”。工信部某人士进而对记者透露,《规划》将从进入和流通两个环节提高葡萄酒行业的标准,并极可能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,依据严格的限制性条款,确保《规划》得到严格贯彻执行,对相关企业进行强制处罚,乃至最终“退出”。

  综合各方观点,作为葡萄酒行业首部发展纲领,《规划》的出台对整体行业发展而言,无疑是一大利好。对品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的高压态势,势必将净化行业环境,从而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,同时有利于葡萄酒行业集中度的提升,也将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状况,乃至吸引优质资金注入从而加速行业发展。

  有葡萄酒市场分析人士指出,《规划》的出台显然更有政策深意。通过对葡萄酒行业企业生产标准和市场流通环节的严格管控,抑制不必要的过剩和低端产能以及“赚快钱”的资本投机者,有助于国内葡萄酒大型优质企业间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内战,进而集中精力提升自身品质与品牌。通过中国葡萄酒产业崛起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,“助产”具有世界级品质的葡萄酒企业和品牌。

  后来者居上,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之路

 

 

  疾风知劲草,《规划》的出台,将使葡萄酒行业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,面临新的洗牌。尤其是那些拥有稀缺酿酒基地、优质酿酒原料、位于知名产区、市场有些基础和高技术工艺的葡萄酒企业,优势价值将被更加凸显,迎来后来居上的战略契机。

  作为一直被各方广泛看好的“后起之秀”,中信国安葡萄酒业以“倡导产地生态消费,引领品质生活”为企业定位,以“产地生态”为战略支撑点,力图整合原料基地的资源优势,利用新疆独有的生态产区条件,致力于成为中国产地生态葡萄酒的倡领者。如此定位可谓精准把握住了自身的核心优势,拿捏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命脉所在。

  七分原料,三分工艺,产地的先天生态环境将直接决定葡萄酒品质。中信国安葡萄酒业在新疆天山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1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,地处博格达《人与生物圈》保护区内,与法国波尔多、美国加州并称“世界三大天堂级葡萄产区”。在种植、原料、酿造、陈酿、酿酒师等后天质量控制方面,也达到国内首屈一指的水准,如酿酒葡萄由法国原植株引进且平均树龄在15年以上。

 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的良好发展态势,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从世界各地来投,使企业如虎添翼。首席酿酒师弗莱德·诺里奥,出身法国酿酒世家,是2010年荣获中国政府“友谊奖”的50位外国专家之一,秉承旧世界葡萄酒风格,主持尼雅藏酒级和西域系列产品的酿制。来自澳大利亚的资深酿酒师约翰·威克斯,则善于运用新技术,与极具代表性的新世界葡萄酒趋势同步。

  在行业准入条件所极为重视的企业规模和原料保证能力方面,中信国安葡萄酒业堪称国内翘楚,生产规模达11.5万吨,贮酒能力达15万吨,成品酒灌装能力达8万吨,拥有全亚洲最大的全流程一体化单体酒厂,生产所需的各种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从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等世界一流葡萄酿酒设备生产国引进。其产能除满足自身需求之外,还为全国优秀酿酒企业供给优质原酒。

  罗伯特·帕克、杰西丝·罗宾逊等全球顶级葡萄品酒大师早就指出,中国并不缺乏顶级的葡萄酒产区和葡萄酒,这也为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在国际上的表现所证实。如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旗下的产品在国际大赛上就屡次摘金夺银,至今已获十四金十三银的成绩。相信随着《规划》的出台,市场竞争格局的规范,以及消费者的日渐成熟,以中信国安葡萄酒业为代表的优质葡萄酒企业,将迎来发展的战略良机,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崛起与复兴之路。(逸香网)

 

——————【正文完】——————

免责声明:
1、本文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
最新资讯: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服务指南 | 广告服务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食品资讯
备案序号:鲁ICP备09017885号 投递稿件和展会合作联系客服QQ:16933431 展会群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08 sp588.net 食品信息网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16933431@qq.com QQ:16933431